近兩年很火的保健品NMN,有很多噱頭如李嘉誠巴菲特投資的延年益壽保健品,其效用有很多爭議,筆者查閱了科學期刊做一個簡單梳理:
NMN(煙酰胺單核苷酸):能參與合成人體內的的一種酶NAD+《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的作用在科學期刊中做了如下闡述
簡而言之NAD+這種輔酶可以讓我們保持生物活力,能夠對抗細胞衰老、神經炎症和修復DNA,是一種維持細胞健康和活性的重要物質,補充NMN就可以補充NAD+。
NAD+跟我們的衰老和健康有什麼關系呢?
據研究,我們身體的自然衰老,因為NAD+在參與人體各器官中線粒體的生物反應後消耗掉了,線粒體因為缺少NAD+產生的能量也會降低,造成細胞生物活性降低即衰老。衰老同時會增加NAD+的消耗,引起的慢性炎症和氧化應激也會導致NAD+合成降低。把人體器官的功能細胞看作煉鋼廠,線粒體就是煉鋼爐,NAD+是鐵礦石,NAD+減少後線粒體就降低了燃料投放《生產能量》,導致產能下降《器官功能下降》,產能下降導致NAD+原料供應也減少,惡性循環,因此人體衰老。
所以補充NAD+可以讓線粒體增加燃料投放《供能》,細胞持續工作,達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為什麼要補NMN而不是直接補充NAD+呢?
因為NAD+是大分子,無法直接被細胞吸收。而NMN分子小可被細胞吸收後生成NAD+,所以我們可通過補充NMN來補充NAD+。
NMN的主要來源有?
據研究其存在於未成熟《immature》的豆莢、卷心菜、黃瓜、西蘭花、番茄、蘑菇以及生牛肉和蝦中。其在蔬果中的含量為0.25-1.88 mg/100 g,在生牛肉和蝦的含量中為0.06-0.42 mg/100 g,可見生食蔬果比生食牛肉蝦的含量要高4倍左右。除了自然界中的來源,也有多種生物化學技術可以制備NMN,生產企業一直在努力提高NMN的生產效率與純度。
NMN的作用
因為NAD+的恢復可以延緩細胞衰老,所以補充NMN帶來的提高NAD+作用可視為具有同等效用,比如因年齡誘發的 2 型糖尿病、肥胖、心腦供血不足、心肌病、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角膜損傷、黃斑變性和視網膜變性、急性腎病損傷和酒精性肝病。
NMN作為抗衰保健品的研究
現在科學界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在進行NMN的抗衰功效研究:細胞培養、小鼠實驗、人體臨床測試。在前兩個步驟中,已有許多研究數據:
1,NMN在動物體內保留時間比煙酰胺《另一種NAD+的前體》更長,在補救生物合成途徑中具有比煙酰胺更高的NAD+產量;
2,在沒有任何明顯的有害作用或毒性的情況下,NMN 有效地抑制了衰老引起的體重增加並改善了小鼠的眼功能障礙。它保持健康的血脂譜、胰島素敏感性、體力活動、能量代謝和其他生理病理學。
3,補充NMN避免了主要代謝器官中與年齡相關的基因表達的改變,同時增強了骨骼肌中的線粒體核蛋白失衡和線粒體氧化代謝,降低了實驗體的DNA損傷
4,NMN作為sirtuins 激活劑,在小鼠實驗中對青光眼、幹眼症和黃斑變性等與年齡相關的眼部疾病具有保護作用
5,體內NMN給藥,增強了小鼠的線粒體生物活性和能量生成,能夠降低NAD+損耗,降低細胞衰死速度,刺激神經元DNA修復,改善神經性病理缺陷,《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症均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綜上所述,在大量的體外和小鼠實驗中,補充NMN可以提高NAD+量來實現延緩細胞衰老,修復DNA,增強線粒體生物活性等作用。
NMN的人體臨床測試現狀
NMN作為NAD+的前體之一,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人員在跟蹤長期使用NMN的人群以及進行評估其安全性的研究,但尚未公佈結果。因此目前缺乏長期使用NMN導致NAD+長期上調的副作用的臨床數據,
有多家制藥、保健品、生物技術和營養品公司生產推出了NMN抗衰保健品在市面銷售。產品中 NMN 的含量從 50 到 150 毫克/膠囊和高劑量的≥500毫克/膠囊不等。
在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做的10位健康男性單次服用250毫克/500毫克劑量NMN的實驗觀察中,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暫無長期服用的數據。同樣作為NAD+前體的另一個化合物NR目前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認定安全《GRAS》狀態,NMN目前尚未被授予,隻可作為保健營養品銷售。
還有很多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人體長期使用NMN的跟蹤研究,目前暫無明確的危害性報告。
筆者總結
目前NMN作為可提高NAD+輔酶的保健營養品在各國均有上市銷售,已有人服用NMN產品數年,部分人服用後有『提高睡眠質量,精神變好,皮膚變好』等現象,但暫時缺少明確研究成果支撐以上說法,還需長期的觀察和臨床測試結果。
提高NAD+輔酶的作用在科學研究中大多是積極的《包括提高線粒體活性、抗衰和修復DNA等功能》,因此NMN在抗衰領域的作用仍被積極看好並持續研究。筆者近期也會對其深入學習了解後分享歡迎使用者留言探討。
下期話題:NMN作為外用護膚品的效用科學刊物篩讀
NMN作為皮膚抗衰、修復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收集
圖片與原文參考: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Volume 37,March 2022,Pages 26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