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參,這些注意事項必須知道

人參又稱人銜,鬼蓋,土精《土之精華所生》,移山參《現有大部分山中移植家裡種植》等。

李時珍說:人參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謂之人參、神草;其草背陽向陰,故曰鬼蓋;其在五參,色黃屬土,而補脾胃,生陰血,故有黃參、血參之名;其得地之精靈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人參乃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幹燥根,現在栽培的基本稱為園參,野生的稱為山參或野山參,主產於中國東三省及朝鮮半島。

『人參炮制』

生曬參:新鮮的園參減去小枝根,用硫磺熏後,放在陽光下曬幹;

全須生曬參:不除枝根而曬幹;

白參須:剪下的枝根和須根曬幹;

紅參:將生曬參或小枝根蒸2~3個小時,取出曬幹或烘幹。

生曬參或紅參使用時通常去蘆,潤透,切薄片,幹燥或用時搗碎,也可打成粉服用。

圖為紅參

『人參功效』

1、大補元氣——氣虛欲脫,脈微欲絕;

人參味甘性微溫可大補元氣,對身體有強壯作用,治虛勞內傷的第一要藥;大失血,大汗,大吐瀉等導致元氣極度虛脫的症狀,單用本品即可。

單用本品治療急症時用量一定要大,否則不能力挽狂瀾;

2、補脾益肺——脾氣虧虛,肺氣虧虛;

脾胃氣虛,生化乏源,導致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肺虛日久導致肺腎氣虛,出現氣短、喘促、乏力、自汗、脈虛等症狀,人參益肺氣,可治療肺弱氣虛症;

3、生津止渴——氣津兩傷的口渴症,消渴症;

消渴症,上中下三消,中消為消渴症,常見於糖尿病人群中,常配合天花粉、麥冬、知母等共同治療;

4、安神增智——氣血雙虧導致的神志失養導致的一系列病症;

可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失眠多夢,驚悸健忘,單用人參即有一定效果;

5、 補氣養血——氣虛,血虛或氣血雙虧;

氣血可以互生,人體可通過補氣滋養陰血,因此可以治療血虛或氣虛雙虧之症;

『不同人參的功效』

野山參——補力較大,生長年限越久越好;

園參——補力較弱,病情一般的皆可使用,主要產於吉林、遼寧以及朝鮮;《 註:園參分為生曬參和紅參:生曬參用於氣陰不足導致的各類疾病; 紅參性偏溫,適用於氣虛兼有陽虛的患者 》

參須——較園參力量更弱, 用於氣血虛弱並不十分大的時候或小兒。

『人參使用注意事項』

1、人參甘、溫、補氣,有助火、壅滯、斂邪弊端;一切實證、火鬱之症忌服或慎用;

2、人參反藜蘆、惡皂角;不可與藜蘆、皂角同用;

3、人參畏五靈脂;

4、服用人參同時,不宜食用胡蘿卜、飲茶,以免影響療效;

5、很多醫家認為不宜與萊菔子同用,因萊菔子降氣抵消人參補氣效果,而臨床使用過程中,如氣虛咳喘導致的胸部悶脹,氣虛泄瀉,胃下垂等症狀兼有脘腹脹滿,用人參萊菔子既能補氣又可緩解脘腹脹滿症狀,同時可預防人參補氣導致的胸悶腹脹症狀加深。

若應用人參中出現脘腹脹滿,氣滯情況,也可用萊菔子來解,效果很好;

6、人參補氣而助火,使用中可配伍天冬、生地等涼潤之品;同時為防止滯澀之症出現如腹脹、胸悶等,可加入陳皮、香附一些理氣除脹中藥;

7、人參有不良反應如皮疹、瘙癢、頭痛、眩暈、體溫升高、高血壓、出血;其中出血為人參急性中毒特征。

8、人參用藥一定要有氣虛適用症方可使用;濫用人參、久服、劑量大,往往出現不良反應,輕的如不思飲食,脘腹脹滿或身體發脹、脾氣大,重的導致高血壓、牙齦出血、鼻血甚至胃出血或中風的症狀出現;

『人參的鑒別:《僅供參考》』

1、人參年限看『蘆碗』莖跡是否多;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秋冬季節,地上部分枯萎則留下一個莖跡,蘆碗莖跡越多則年限長;很難作假;

2、整條人參看體胖、腿少、膚色均勻則為好人參;若體瘦,體表有很多斑紋,根須多,則質量不是十分好;

3、切片人參辨別:一看斷面,黃白色顯粉性,具有明顯棕色環紋;若人參慘白一片則可能被硫熏過或含量不足;二看環紋旁邊有散在的棕色點,點越多味越濃,則質量越好;三嘗,味苦回甘,若氣味偏酸則可能有硫磺,若氣味偏甜則含糖。

『來源:東莞市中醫院,作者:治未病科 王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