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不一定
有醫生提問:益生菌能不能與抗生素同服?
就這個問題,界小藥詢問了身邊的幾位藥師,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不可以。
原因是益生菌藥物為活的微生物,應避免與抗生素同時服用,以免影響療效。
真的如此嗎?
《微生態制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1]指出:佈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桿菌等對抗生素不敏感,可與抗生素同時使用。
同時,馮東華等人[2]為評估市場常見益生菌對臨床常用抗生素的體外耐藥情況,從9種益生菌制劑中分離培養出20株益生菌,隨後采用濃度梯度試條法《E-test》測定益生菌對16種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結果顯示:細菌類益生菌對一些口服抗生素敏感,其中枯草芽胞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長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和嗜熱鏈球菌對12種以上的抗生素敏感。
屎腸球菌隻對5種抗生素敏感,而真菌類益生菌,如佈拉氏酵母CNCM I-745則對16種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
這為臨床上益生菌與抗生素能否同時服用提供了參考意見。
可以理解為,益生菌制劑品種眾多,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來看待同一事物。
看來我們得重新認識一下益生菌制劑了。
益生菌是什麼?
益生菌是指給予一定數量的、能夠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是微生態制劑中的一種。
正因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使得很多人認為抗生素可將其殺死。
其實不然。
這裡要弄清楚兩個問題,一個是:活的微生物不僅僅是細菌,二是:要明確抗生素的概念。
抗菌藥與抗生素的區別:
抗生素:定義為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對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一類化學物質[3]。
抗生素的范疇廣泛,包括抗細菌作用藥物、抗真菌作用藥物、抗病毒作用藥物、抗腫瘤作用藥物等。
抗菌藥:抗菌藥是指能抑制或殺滅細菌,用於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
可見,有些抗生素是專殺病毒的,那麼可能一些益生菌就對這種抗生素並不敏感。
有些抗生素專殺細菌,那麼一些真菌類的益生菌《如酵母菌》就對這類抗生素也不敏感。
益生菌的分類
益生菌的全稱為『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菌、益生芽孢菌、丁酸梭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放線菌等。
按菌株的生存條件可分為厭氧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等》、兼性厭氧菌《大腸桿菌、腸球菌、地衣芽孢桿菌等》和需氧菌《枯草芽孢桿菌等》。
需氧菌可消耗氧氣,為厭氧菌營造厭氧環境,促進厭氧菌的生長和繁殖,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的組方特點就是厭氧菌與需氧菌互相組方。
另外、據菌株的差異可分為多聯活菌制劑和單菌制劑。
目前,中國上市的益生菌制劑共有36個,兒童專用藥品2個,含有單一菌種成分的有23個產品,含有2種菌種成分的有4個產品,含有3種菌種成分的有8個產品,含有4種菌種成分的僅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1種[4]。
復合菌種較單一菌種更具優勢,原因是復合菌制劑可保持相對穩定,在人體微生態環境中具有更大的緩沖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
專家共識[5]指出,合理應用微生態調節劑,可以單獨應用活菌制劑,推薦數種活菌聯合應用。
益生菌的合理使用
1
藥物聯用
除了佈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桿菌制劑,大部分益生菌對抗生素敏感,與抗生素聯合使用宜間隔2-3小時。
益生菌制劑不宜與收斂吸附劑成分同時使用,如蒙脫石散、鉍劑、活性炭等。
2
貯存條件
除地衣芽孢桿菌、酪酸梭菌、凝結芽孢桿菌、枯草桿菌制劑可常溫保存外,其他腸道微生態制劑需低溫保存,注意避光、密封。
另外,開啟後的益生菌制劑穩定性差,活菌與輔料與氧氣接觸後會導致活菌死亡及輔料氧化,因此在服用時方可開啟益生菌制劑包裝。
3
服用時間
空腹時胃酸分泌較多,益生菌易被胃酸破壞,最好在飯後20分鐘後服用,飯後胃酸濃度降低,更有利於讓活菌順利到達腸道發揮作用。
但佈拉氏酵母散可在任何時間內服用,但為取得速效,最好不要在進食時服用。
另外,益生菌應使用水溫不宜超過40℃的溫開水送服,以免破壞活性。
國內常見益生菌制劑[6]
參考文獻:
[1]鄭躍傑,黃志華,劉作義,王文建,程茜.微生態制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2010年10月》[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01》:20-23.
[2]馮東華,鄭鐘立,林勇平,范婷婷,蔣月婷.益生菌對16種抗生素的耐藥性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21,33《10》:1176-1180.
[3]閔犁園,譚艷霞,葉文淳.藥物化學:雲南大學出版社,2012:10-24.
[4]趙紫楠,陳麗,金鵬飛,李可欣,田超,胡欣.益生菌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2021,30《08》:96-102.
[5]中國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0版》[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20,32《08》:953-965.
[6]陳潔,程茜,黃瑛,黃永坤,黃志華,樓金玕,舒賽男,王寶西,王文建,武慶斌,張琳,鄭躍傑.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32《02》:81-90.
更多臨床用藥好文章
關注臨床藥學頻道查看
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