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買起保健品來,比老年人還瘋狂。

曾經因為家裡長輩花錢買保健品急火攻心的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時候也義無反顧的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這屆年輕人眼界寬見過形形色色的騙局,讀書多肚子裡滿是各種理論。

一旦長輩們要拿出棺材本買保健品,他們第一時間跳出來,從科學原理到廣告法規多個角度分析,力免長輩被保健品『迫害』。

然而,一旦脫離主打老年人的人參、鱉精,回歸主打年輕人的抗糖丸、褪黑素,他們又立馬變成了保健品的忠實信徒。

01勸阻長輩時我們心裡跟明鏡一樣

說起中老年保健品,年輕人有吐不完的嘈,不懂點兒辟謠知識都插不上嘴。

西洋參有沒有用?花五秒鐘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至今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其藥效。

鱉精隻不過是紅糖水,20多年前《焦點訪談》暗訪調查在諾大的『中華鱉精』廠隻發現隻有一隻鱉,『一隻鱉熬水,賣了快10年』的笑話,傳遍大江南北。

最扯淡的還要數『腦心通』,宣傳天花亂墜既能活血又包治百病,背後的科學邏輯居然是因為蚯蚓會鉆洞能疏通。

專供中老年的保健品醫藥原理簡單粗暴,不整什麼科學實驗,本著『以形補形』最直白的套用,收獲一眾用戶。

這些虛頭巴腦的產品盡管能虎一虎肚裡墨水不多的長輩,但這種近乎巫醫巫術的包裝怎麼可能蒙騙新時代的青年。

他們成長在互聯網技術成熟的時代,各種分析和論文唾手可得,用知網對付騙子,可以稱得上降維打擊。

盡管勸阻父母遠離那些聞所未聞的奇葩產品,是每個年輕人都必經的一場鬥爭,沒成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了交智商稅的一員。

02

腦白金變個花樣賣給年輕人

吳昕在《我家那閨女》中,就貢獻了年輕人如何把保健品『當飯吃』的典型示范:起床先叫個麻辣燙,沒吃幾口,就開始吃保健品,一口氣能同時咽下5種。

每個月花2000多元購買保健品,比買衣服錢還多。

這是當下90後熱衷保健品的真實寫照。

2020年『6·18』期間,眼部保健類產品銷售同比增長4126%、蛋白粉同比增長751%、維生素類產品同比增長387%,其中95後、00後成消費主力,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26%。

很多看似高大上、不明覺厲的保健品名不副實,不僅不能給你多大的作用,而且吃多了可能還會有副作用。

比如說膠原蛋白保健品,據說吃了就能補充膠原蛋白。

而膠原蛋白作為一種蛋白質,得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並不是直接就能吸收。

吃幾百一瓶的膠原蛋白,和吃普通食物吸收進去的蛋白質沒啥區別。

比如說各種包裝得神乎其神的一瓶賣好幾百塊維生素片,醫生早就說過了,那玩意的藥效,其實也就和醫院給你開的2塊錢一瓶的維生素片差不多。

再比如當下年輕人熱衷的褪黑素,也不是什麼新鮮物件,十多年前暢銷全中國的腦白金的主要成分就是褪黑素,隻是了一種包裝,轉賣給年輕人。

褪黑素真實效果並沒得到醫學驗證,而且還有增加中風、不孕的風險。

平心而論,年輕人吃起保健品來並沒有比老年人理智多少。

倘若說,每代人一路打怪升級,鑒別保健品的能力在不斷提升,那麼保健品騙局本身也在不斷進化。

父輩們迷信中醫,相信陰陽五行,『以形補形』;那年輕一代就是迷信科學,相信『現代工業,科學配比』。

問題不在於中醫、科學本身,而在於深信不疑,不去深究,一知半解。

03

保健品不過是健康焦慮安慰劑

嗑保健品,積極一些來看,是年輕人珍愛生命的一種方式。

『趕著最累的活,熬著最晚的夜,吃著最貴的保健品,用著最好的護膚品』,已經成為當代『怕死』青年特有的生活方式。

這也側面反映出年輕一代對身體健康的極度擔憂。

丁香醫生《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各個年齡段的健康自評,非但不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反而呈現出越年輕自我感知身體狀況越差的情況。

年輕一代深知自己身體狀況不夠良好,一邊表示出深深的擔憂,一邊又不想在飲食、運動上努力。

有無法解決的需求就會有騙局,騙局背後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壓榨利用。

於是,保健品這種滿足用戶抄捷徑恢復健康狀態的產品就有了市場。

熬完夜吃個褪黑素趕緊入睡,喝完奶茶吃個抗糖丸等於沒喝,總是在每一個放縱行為後,找到一個高端保健品尋找安慰。

就像維嘉之前說的,吳昕吃保健品不管有沒有效果,求的就是一個心安。

保健品行業從西洋參舶來開始算,少說也有幾百年的時光。

不獨中華大地有燕窩,日本也有酵素,就算最發達的北美,超量的維生素、大蒜素、精油一樣是安慰劑的主力軍。

所以咱們的年輕人也不用因為踩進父母踩過的坑而覺得羞愧。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知道,所有的安慰劑,隻能緩解焦慮,實實在在的身體健康來源於日常作息,沒有捷徑可走,來不得半點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