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多喝骨頭湯能預防骨質疏松的說法沒有根據,除了增加脂肪和一定的蛋白攝入外,並沒有確定的證據證明骨頭湯有增加鈣質在骨骼沉積的作用。
本期我們邀請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腎臟內科的副主任醫師吳蔚樺,跟大家聊聊「骨質疏松」的常見誤區。
雖然我是腎臟內科醫生,但是由於本專業對糖皮質激素的使用、慢性腎衰竭患者也容易出現骨質疏松、很多老年人發生腰痛也來看腎臟內科等種種原因,從一出道我就對「骨質疏松」有點感興趣。
每每和老年朋友們談到這個話題,時常會有人表示疑惑:「老了肯定要骨質疏松噻,這不很正常嗎?」
那真相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什麼是骨質疏松
所謂骨質疏松,是指隨著年齡增加,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的一種疾病。
這就像本來鋼筋水泥的房子,隨著年久失修,水泥逐漸脫落,影響墻面的硬度。
日常生活中有些老年人隻是輕輕跌倒,就發生嚴重骨質疏松,多與此有關。
這也是老年人發生嚴重骨折的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
女性絕經後 5~10 年,老年人 70 歲以後,分別是絕經後骨質疏松、老年性骨質疏松的 「危險期」,可以參照我們在專業文獻中摘錄下來的這個調查表來測評。
如果您的回答中有 1 項以上的答案是「是」,那麼您就可能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建議接受骨質疏松的專業評估。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由於腎臟科的很多患者會使用到糖皮質激素,慢性腎衰患者也可能影響鈣、磷及骨骼的代謝,所以腎臟疾病患者更是可能發生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
骨質疏松的常見誤區
預防骨質疏松就是多喝骨頭湯
結論:錯誤
除了增加脂肪和一定的蛋白攝入外,並沒有確定的證據證明骨頭湯有增加鈣質在骨骼沉積的作用。
治療骨質疏松就是多吃鈣片
結論:不全面
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進行客觀的評估。
首先應從膳食開始增加鈣質的攝入,如果暫時不能獲得足夠的鈣質攝入,應該額外添加鈣補充劑,尤其是孕母和骨折病人。
鈣劑是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是僅有部分,比較經典的搭配是「鈣劑 + 抗骨質疏松藥 + 活性維生素 D」。
且服用鈣劑的時間應該和吃飯時間有間隔,避免鈣劑與食物中的磷敖合,通過大便排出體外,不能起到補鈣的作用。
那麼這裡講的客觀評估是什麼呢?
最簡單的是基於雙能 X 線吸收的評估,這個基本上一般的市級醫院都可以做。
如果測量 T 值在 -2.5 以下,那麼需要考慮骨質疏松。
如果本身存在骨刺或局部的骨質增生,那麼在進行此項檢查時需要謹慎。
因為機器可能將這些變化識別為正常骨質,影響判斷。
骨質疏松的治療
在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方面,目前特立帕肽、口服或者靜脈的雙磷酸鹽制劑對於骨質疏松的患者可以有確切獲益。
如果是本專業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骨質疏松,這個評價起來會更麻煩,需要綜合鈣、磷、甲狀旁腺激素的水平。
綜上,年齡增長會增加骨質疏松發生的風險,但是不是老了就一定會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可能帶來腰痛《有的患者描述為「冷痛」》,甚至致命性的骨折,需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