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典型的體虛,買點人參補一下就行了』
最近阿方總感覺自己有些腰膝酸軟,即便是躺著也感覺很累,去了當地有名的中醫診所,大夫簡單的問診一番,丟下一句買點人參補補就走了。
阿方來到藥鋪,看著櫃架上琳瑯滿目的中藥材,弱弱的向店員詢問著:『醫生說我氣虛,想買點補氣的中藥材回去補補,麻煩給推薦一下』
店員頭也不抬,指了指櫃架上的人參、西洋參和黃芪,『這三種,你看看要哪種?』
阿方犯了選擇困難症,半晌之後他又走出了藥店,『我明天再過來買,等我問個清楚先』
人參,西洋參,黃芪三者均是家喻戶曉的滋補藥材,但是很多人對三者之間的差異往往不是很清晰,今天就讓小妙帶領大家一起深入了解這三種藥材之間的區別吧。
人參
人參具有悠久的歷史,很早以前便被人充當供禮,進貢特產。
明朝期間,人參的地位出現了歷史性轉變,人參被人們尊稱為『眾藥之首』,『百草之王』。
清朝期間,東北人參慘遭數百萬人采摘,隨之面臨滅絕的風險,直到康熙三十八年清廷下令嚴禁私自采參,才得以挽救人參的命運,但人參的供應從此開始變得極其緊缺。
人參具有補氣的功效,能治療氣虛,脾臟氣血不足,肺氣虧損,傷津口幹,心神不寧,睡眠不足和陽痿等症狀,因而適用陰虛體弱,患有低血壓以及出現休克現象的人群。
人參食用方法簡單方便。
通常使用燉服的方式,將人參切成片放置碗內,添加適量的水,然後密閉碗口放入鍋中,隔水蒸煮1~2個小時。
大多數人容易混淆人參和西洋參,常常誤認為它們是同種藥材。
其實人參和西洋參雖然外形相似,但是它們實質上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
西洋參
西洋參在清朝期間傳入中國,它的出現極大地彌補了人參短缺的情況。
自從西洋參傳入了中國,清朝太醫院的禦醫便開始集體研究西洋參的性味,歸經,主治以及功效等性質。
在這之後,許多醫學家也紛紛研究西洋參和人參的差異,並且得出它們均具有補氣的相同功效,隻是應用有所不同的結論。
西洋參具有補肺去火,生津養胃的功效,對陰虛火盛,咳喘出血,熱病並且氣陰,口幹疲倦以及便血等病症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因而適用於久病,體質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容易患上風寒感冒,體質虛弱的人群。
西洋參的吃法同樣方便簡單,西洋參飲片可以充當茶水服用,每次放入1~3片西洋參,溫水沖泡即可服用。
人參和西洋參雖然滋補功效顯著,但是價格比較昂貴,不適合普通老百姓日常使用,而具有相似功效,價格便宜的黃芪可以作為兩者的替代品。
黃芪
黃芪本名黃耆,因耆字在古漢語中有年高有德之意,因而以此為名。
黃芪歷史悠久,據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記載,黃芪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做為藥用,此後歷代古書均有黃芪的歷史記載。
黃芪富含皂苷,氨基酸,多糖,葉酸以及鋅,鐵,銅等多種物質,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咯血,便血,陰汗發癢以及生肌收口等症狀,因而適用體虛氣虛,言語低弱,疲倦乏力,脈搏微弱等人群。
黃芪價格經濟實惠,平時可充當保健食品。
食用方法多樣,主要有幹嚼,泡飲,與粥同煮,與食物同烹飪四種方式。
幹嚼黃芪會產生豆香感覺,味道極佳。
泡飲黃芪每次不宜超過15克,需用沸水沖泡,待至10~20分鐘即可。
黃芪煮粥首先需將黃芪與黨參一同煎水,隨後取其汁,再放入大棗和粳米同煮。
平時烹飪燒肉,鴨肉等食物可以放入適量黃芪,不僅能提升味道,還有滋補功效。
人參,西洋參,黃芪三者均有滋補作用,但是它們之間也有所差異。
在選擇藥材時,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選用。
參考文獻:
[1] 李訓剛. 西洋參與人參的各種區別. 中國保健食品. 2015(000),007
[2] 顧志榮,葛斌,許愛霞,鄭修麗,宋平順,李芳,張瑛,沈丹丹. 基於本草考證的黃芪功效主治及用藥禁忌挖掘. 中成藥. 2018(11),031
[3] 『黃芪是平民補氣藥』. 健康時報. 2017-10-13
[4] 『人參補陽 西洋參補陰道』. 健康時報. 2019-06-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