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科普日 | 如何才能科學補鈣?

憑借著骨骼肌的興奮,人體擁有了健美的身姿和自如的運動能力,而骨骼肌的興奮是由鈣元素起中心作用,鈣離子在肌肉細胞中的濃度變化調節著骨骼肌肉的收縮與興奮;即使是我們從人體外表看不見的平滑肌和心肌,也是在鈣離子的作用下發生著各種的生理反應。

鈣像一個總工程師,指揮著全身內外的肌肉運動。

肌肉收縮過程中,當神經纖維接受刺激後,鈣離子就流入細胞內,此時肌肉中的鈣離子濃度是肌肉收縮的基本條件。

肌漿網是肌肉中鈣的主要儲存處,而且是最高度發育的鈣運輸系統,當骨骼肌受到刺激後,肌漿網中大量的鈣將釋放出來,細胞外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內,細胞液中的鈣離子濃度增加產生肌肉收縮,在鈣泵作用下使肌肉內鈣離子排出到細胞外,產生肌肉舒張,整個過程迅速而短暫。

如果鈣在肌肉中的平衡狀態遭到破壞,便會引起骨骼肌的疼痛、抽搐以及肌肉功能下降,也會導致體內所有平滑肌和心肌的不正常運動,使人體喪失靈巧和控制自己運動的平衡和協調機能。

我們身體中的礦物質總量約占體重的5%,其中鈣約占體重的2%,是人體含量最多的一種無機元素。

人體中的鈣大多分佈在骨骼和牙齒中《約99%》,其餘1%的鈣以遊離或結合的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統稱為混溶鈣池《miscible calcium pool》。

正常人出生時體內總鈣量約為20~30克,到20~25歲時,體內總鈣量增加到1200克左右,在這20餘年的生長過程中,平均每天增加鈣量130~160毫克。

人體中的鈣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各組織間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鈣的交換,但人體內鈣水平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狀態,即吸收與排泄之間相對平衡。

在機體多種激素的作用下,當攝入和吸收的鈣不足時,骨骼會釋放出鈣以維持正常血鈣標準,從而使各組織細胞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當攝入和吸收的鈣大於人體需要量時,富餘的鈣就會被貯存於骨骼,使血鈣不會過度升高。

鈣的主要生理功能:

  • 構成骨骼和牙齒;
  • 維持神經與肌肉活動;
  • 影響體內某些酶的活性;
  • 參與凝血過程;
  • 激素分泌、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等;

鈣的吸收

膳食中的鈣主要在pH較低的小腸上段吸收。

隨年齡增長鈣的吸收率下降,嬰幼兒、孕婦、乳母由於需要量增加,鈣吸收率遠高於成年男性。

影響鈣吸收的因素:谷物的植酸和蔬菜《某些》中的草酸;脂肪過多或脂肪消化不良,以及抗酸藥、四環素、肝素等。

有利鈣吸收的因素:維生素D、某些氨基酸、乳糖和適當的鈣與磷的比例。

鈣的代謝

成人每日攝入的鈣約有80%從糞便排出,20%從腎臟排出。

腎小球每日濾過的鈣有98%被重吸收,因此從尿中排泄的鈣不多。

中國居民鈣攝入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調查顯示:1991-2009年中國九省18~49歲成年男性膳食中鈣攝入量在388.5~420.4 mg/d之間,僅為適宜攝入量《AI》的一半左右,女性成人攝入量則更低,僅為356.0~378.0 mg/d。

中老年居民及4~17歲兒童青少年,平均每日鈣攝入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攝入水平仍較低。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 修訂版

嬰幼兒:

從生長發育的角度看,出生第一年鈣平均增長率約為80mg/d。

根據母乳鈣的吸收率,中國營養學會建議0~5個月母乳喂養嬰兒鈣的AI值為200mg/d,人工喂養嬰兒鈣的AI值為400mg/d;半歲以上的嬰兒輔食量增加,建議6個月~1歲嬰兒鈣的AI值為250mg/d,1~3歲幼兒鈣的RNI值為600mg。

兒童:

為滿足學齡前期兒童骨骼的生長,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學齡前兒童鈣的RNI為800mg/d。

7~12歲鈣的RNI為1000~1200mg/d。

要保證學齡前兒童鈣的適宜攝入水平,兒童奶的攝入量應不低於300ml/d,也不宜超過600ml/d。

青少年:

青春發育期為滿足骨骼等組織的快速生長發育,對鈣和磷、鐵等礦物質的需要量顯著增加,鈣RNI為1000 mg/d。

孕婦:

孕期需要大量的礦物質滿足胎兒的需要。

鈣參與骨骼的形成,攝入不足會影響胎兒骨骼的發育。

新生兒體內約含有25~30g鈣,大部分是在孕晚期由孕婦體內轉移到胎兒體內的。

在此期間母親腸道內鈣的吸收率增加,每天鈣瀦留240~300mg,以用於胎兒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孕早期鈣的RNI為800mg/d,孕中期、晚期為1000mg/d。

乳母:

中國乳母按每天泌乳量750ml計算,約含鈣250mg。

為了保證乳汁中鈣含量的穩定及母體鈣平衡,應增加乳母鈣的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乳母膳食鈣的RNI增加值為200mg/d。

老年人:

老年人對鈣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鈣的吸收率一般在20%左右,易出現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腰腿背痛等症,尤其是老年女性,絕經後骨質丟失增加,對鈣的需要量增加。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鈣的RNI為1000mg/d。

不同年齡人群缺鈣的表現

兒童:

夜驚、夜啼、煩躁、盜汗、厭食、方顱、佝僂病、骨骼發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青少年:

腿軟、抽筋、體育成績不佳、疲倦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育不良、易感冒、易過敏。

青壯年:

經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過敏。

孕產婦:

小腿痙攣、腰酸背痛、關節痛、浮腫、妊娠高血壓等。

中老年:

腰酸背痛、小腿痙攣、骨質疏松和骨質增生、骨質軟化、各類骨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

哪些食物能獲得充足的鈣?

0

1

乳類與乳制品

包括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等。

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提供鈣600毫克;加上膳食中能供給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

奶制品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有助於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

0

2

豆類與豆制品

黃豆、黑豆、豆腐、豆幹、豆皮、腐竹等。

100大豆中含鈣量為191mg,100克豆腐及豆腐幹含鈣量分別為164mg、308mg。

0

3

海產品

包括鯽魚、鯉魚、鰱魚、螃蟹、海帶、紫菜、蛤蜊、蝦、蝦皮、田螺等。

蝦皮不宜多吃,每日攝入5克即可,否則會導致鈉的攝入過量。

0

4

肉類與禽蛋

豬肉、羊肉、牛肉、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等。

蛋黃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

0

5

蔬菜類

包括黑木耳、蘑菇、芹菜、油菜、胡蘿卜、芝麻、西藍花、菠菜、香菜等。

科學補鈣怎麼做?

0 1

不隨廣告走。

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

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

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以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才能沉積到骨質中。

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0 2

日常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奶酪、雞蛋、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海魚、蔬菜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0 3

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

不同鈣制劑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0 4

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松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補鈣劑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合理飲食,促進鈣的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松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松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骨質疏松。

服用維生素D制劑,可增高鈣的吸收,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肝油、蛋黃、黃油、肝、牛奶等。

人的皮膚中含有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或陽光照射後轉變成維生素D,因此,經常曬太陽,可促進鈣的吸收。

05

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合理選擇補鈣制劑。

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堿性強的鈣制劑;不應在服用鈣制劑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以免降低其吸收率。

另外,兒童過量服用補鈣劑,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通過以上科學的方法補鈣,我們就能夠維持體內鈣池裡鈣離子水平的充足,從而維持我們骨骼肌、心肌等細胞的正常運動,讓鈣起到統領機體運動功能的總工程師的作用。

審核 | 周詩瓊

編輯校對丨Lei yuk_yan,Ying

《本欄目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