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老年要重視吃,少吃米飯和饅頭,多吃這3樣強過吃保健品

王大哥今年45歲,一天三餐是這樣吃得:早餐:包子、油條,午餐:米飯或者面條,晚餐:饅頭或者稀飯,很少吃蔬菜,水果就更不用說了。

很多地方都是以饅頭或者大米為主食,特別是中老年人,飲食更加單一。

而且還有說法認為,米飯比饅頭升糖速度快,所以隻去吃饅頭。

這顯然是不夠的。

一、人到中老年,要好好吃『飯』

當人類步入中老年階段後,由於器官組織不斷衰老,生理功能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包括在內分泌、神經、免疫、消化和循環等系統,所對應的功能都會降低,老年人患上三高、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更高。

也正是因為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情況逐漸下降,所以日常合理膳食營養更顯得尤為重要。

它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基石,因此老年人更需要好好的吃『飯』,預防營養缺乏。

二、大米、饅頭,哪個更健康?

『柳葉刀•公共衛生』雜志中的某項研究指出:不吃主食或會縮短一個人的壽命。

南方大米和北方饅頭是很有地方特色的主食,那個更健康呢?

很多人都認為吃饅頭後升糖速度會快過吃大米的,但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的柳鵬主任則表示,饅頭與大米的升糖指數機會是非常接近的,我們在食用大米或饅頭後,其實對血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中國食物成分表』中詳細介紹了大米與饅頭的熱量,其中100克大米飯碳水化合物為26.4克左右,熱量則為474千焦,而100克的饅頭碳水化合物在50.9克上下,熱量是976千焦。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等質量下饅頭的熱量更高一些,意味著吃饅頭更容易讓人發胖。

同為100g的大米和饅頭,它們所富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類基本差不多,而其他像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鐵、鈉等微量元素,也都基本相似。

所以總的來說,大米和饅頭的營養不相上下。

三、其實更健康的主食,不是大米也不是饅頭

中國的主食種類,主要包括薯、糧谷和雜豆這三類。

其中薯就是番薯、馬鈴薯這類,糧谷則細分為主糧《稻米和小麥》、雜糧《小米、燕麥、玉米、高粱等》,至於雜豆,就是常見的紅豆、綠豆、蠶豆等。

而我們日常吃到的大米以及饅頭都屬於精制谷類,意思就是經過深加工而成的一類主食,但也正是因為精加工而丟失了部分營養成分,可以說,它們的營養價值也會隨之降低不少。

與精制谷物形成對比的便是全谷物,全谷物的膳食纖維更加豐富,沒有經過精制加工的全谷物也能保留更多的維生素、蛋白質以及鈣鐵等營養成分。

所以在生活中不妨多吃一些營養更豐富的全谷物,能夠幫助我們降低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那麼,如果我們的主食偏向全谷物,怎麼吃才更健康呢?

結合自身情況增加谷物量,最好可以每天吃全谷物和雜豆類食物50-150克,占每日谷物攝入總量的1/4-1/3。

另外,粗細合理搭配,比如大米粥裡加入些許燕麥,大米飯裡可以仿寫豆類,白面饅頭可以加些玉米面。

粗糧適當細『做』,如用高壓鍋制作雜糧粥。

選購全谷物的時候要認真查看配料表,『全麥』『全小麥』才是名副其實的全麥食物。

吃了全谷物後要盡量多喝水,最後,因為全谷物較為粗糙,消化疾病患者以及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應當考慮自身條件,適時適量選擇。

四、除了五谷雜糧,中年人還要補充這些

到了中老年,不少人熱衷於吃各種保健品,其實,做好健康飲食,比吃保健品更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佈『老年人膳食指導』,是專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制定的膳食指導文件,當中也詳細的各類飲食的日常最佳食用量:

•奶類、大豆及其制品

牛奶富含優的蛋白質、鈣以及維生素,屬於易吸收的天然食品,而大豆及其制品除了蛋白質,還有膳食纖維、大豆異黃酮、鉀等健康物質。

建議老年人每日鮮牛奶或奶制品攝入量達到250-300g,而大豆及其制品則30-50g。

•足量蔬菜、水果

新鮮的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有益成分,每日吃足量的蔬菜水果可預防便秘,同時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消化道癌症的發病風險。

老年人每日食用的蔬果可以多樣化,建議多吃深色和十字花科蔬菜,蔬菜和水果每日建議食用量分別為300-400g和100-200g。

•少量多次飲水

老年人飲水量不足易造成升高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因此每日勤喝水很重要,建議少量多次飲用。

注意日常飲水量要根據年齡、天氣、溫度等發生改變,一般老年人每日飲水1.5升至1.7升就夠了,若天氣炎熱或正在進行中等活動等,可以適當增加,水白開水為佳。

中國目前人口老齡化的情況越來越明顯,對於老年人來說,飲食健康也應該更加重視。

參考資料:

[1]『主食吃太多、太少都會影響壽命!米飯、饅頭哪個更健康?很多人都不知道』.科普中國.2021-09-07

[2]『主食吃多少關乎壽命!哪種主食對人體最健康?該怎麼吃?答案是…』.科普中國.2021-07-10

[3]科普丨老年人膳食指導』.廣州衛健委.2017-09-0618: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