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與維生素ABCDE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華夏荊楚,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既是人群與病毒之間的戰鬥,也是每個個體與病毒之間的戰鬥。

免疫力是我們與病毒戰鬥時的鎧甲,提高免疫力,我們才能在這場戰鬥中占據上風。

01

維生素和免疫功能

在1910前後,人類從食物中認識到一類『維持生命的物質』,後來被命名維生素。

如今,我們知道維生素是人類必需的營養素,它也是一個具有30多個不同化合物組成的大家庭,它們在我們體內互相幫助,時刻都在為人體免疫系統和免疫力這道屏障添磚加瓦。

01

維生素A——生物膜上的看門神

維生素A是一類含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總稱,參與我們人體免疫系統成熟的全過程,特別是在生物膜、粘膜屏障中作用突出,可以通過改善細胞膜的穩定性,維持粘膜屏障的完整性[1],所以有人把它稱為粘膜的保護神。

此外,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方面它也有重要功能,調節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的數量和功能,促進吞噬細胞的氧化爆發及吞噬功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等,成為第一道防線看門神。

維生素A缺乏的兒童很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和腹瀉,而補充維生素A可有效降低發生率[2]。

02

B族維生素——免疫調劑軍團

B族維生素是個大家族, 主要有維生素B1《硫胺素、抗腳氣病維生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等。

B族維生素介導的免疫調節,主要針對不同的免疫細胞和免疫反應。

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均參與腸道免疫調節。

維生素B6參與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激活,調節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的產生,並參與和調節炎症反應。

維生素B12可作為細胞免疫的免疫調節劑,並參與調節輔助性T細胞和殺傷性T細胞的比例[3]。

針對肺結核病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在6個月的治療期間,補充蛋氨酸和維生素B復合片可調節患者的肝、腎、血液學指標和抗氧化指標,以及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4]。

03

維生素C——免疫防禦大臣

維生素C也叫抗壞血酸,在免疫調節和百姓識知度方面鼎鼎有名。

維生素C通過支持先天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各種細胞功能,有助於免疫防禦。

首先,維生素C支持上皮屏障功能對抗病原體,維持固有屏障粘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從而保護機體免受環境氧化應激。

其次,維生素C能夠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和吞噬功能,幫助殺死病原體;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從而增加抗體水平,參與T細胞,特別是細胞毒性T細胞的產生、分化和增殖;並參與感染部位的中性粒細胞的凋亡和清除。

另外,維生素C可使其他重要的抗氧化劑《如谷胱甘肽和維生素E》恢復活性,調節細胞因子的產生,降低組胺水平。

如果維生素C缺乏,將顯現出特別易受感染的特征,特別是呼吸道感染。

在肺炎患者中,補充維生素C可以改善呼吸道症狀,縮短住院時長,並且對感染指標也有積極作用[5,6]。

用於危重症疾病的治療的研究中,大劑量維生素C的使用也得到了讓人驚喜的效果[7]。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國研究團隊正在進行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近日已在美國臨床試驗網站上登記[8]。

04

維生素D——細胞增殖和分化

維生素D是陽光營養素, 結構為固醇類衍生物,具有抗佝僂病作用,故又稱抗佝僂病維生素。

維生素D的經典生理功能包括:維持鈣、磷代謝平衡,促進骨骼生長和調節細胞生長分化。

在免疫功能方面,維生素D受體廣泛存在於免疫細胞,故其能參與多種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參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發揮多種生物學功能;另外,維生素D既能增強先天免疫應答,又能抑制適應性系統,從而調節免疫應答。

Martineau等[9]對25個隨機對照試驗《共11321名參與者,年齡在0到95歲之間》進行meta分析,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所有參與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風險。

每周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

05

維生E——免疫自穩能手

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維持生育和調節免疫系統等諸多生物學功能。

維生素E是所有細胞組織中最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劑,是對抗脂質過氧化的第一道防線,保護細胞膜免受自由基的破壞,對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維生素E可以修復免疫系統的缺陷,保護細胞受氧化攻擊,幫助消除感染。

一項研究對50–69歲的男性吸煙者幹預5-8年,每天補充50mg維生素E,可使肺炎發病率降低69%;在5253名每天至少吸20支煙或不運動的參與者中,維生素E組的肺炎發病率降低了14%[10]。

02

如何知道是否缺乏?

每一個營養素缺乏都是有輕或重症狀的:

例如常說的維生素B1B2缺乏的口角炎、皮炎;

維生素A長期缺乏的代謝障礙、視覺受損;

維生素C缺乏引起牙齦炎和皮膚出血點;

維生素E缺乏傷口愈合困難等等。

嚴重缺乏將導致疾病。

靠自我症狀判斷缺乏與否是困難的,我們體內有較大的『緩沖』力,當營養素缺乏的一些症狀出現,說明為時已晚了,自己已經是缺乏者了, 有些損害難以逆轉。

醫學上,評定一個營養素是否缺乏,常常通過觀察血生化指標是否正常。

例如檢查血清中維生素含量和相關指標,了解飲食習慣和歷史,可以判斷是否缺乏。

03

攝入多少就足夠?

俗話說,『藥補不如膳補』,補充維生素最理想的方式是從食物中攝取,健康均衡的飲食就足以提供人體需要的維生素,避免因維生素缺乏而導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首先是平衡膳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滿足一斤蔬菜半斤果》、適量植物油類。

中國不同年齡段成年居民維生素如下表。

特別時期如需要,建議適量補充復方維生素等保健產品,以保證維持自身免疫力所需的各種維生素的供應充足。

*點擊查看大圖

參考文獻

[1] DE MEDEIROS P,PINTO D V,DE ALMEIDA J Z,et al. Modulation of Intestinal Immune and Barrier Functions by Vitamin A: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Malnutrition and Enteric Infections in Children [J]. Nutrients,2018,10(9):

[2] VILLAMOR E,FAWZI W W. Vitamin A supplementation: implications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ildren [J]. J Infect Dis,2000,182 Suppl 1(S122-33.

[3] GOMBART A F,PIERRE A,MAGGINI S. A Review of Micronutrients and the Immune System-Working in Harmony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J]. Nutrients,2020,12(1):

[4] AMAGON K I,AWODELE O,AKINDELE A J. Methionine and vitamin B-complex ameliorate antitubercular drugs-induced toxicity in exposed patients [J]. Pharmacology research & perspectives,2017,5(5):

[5] HUNT C,CHAKRAVORTY N K,ANNAN G,et al.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vitamin C supplementation in elderly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J]. Int J Vitam Nutr Res,1994,64(3): 212-9.

[6] CARR A C,MAGGINI S. Vitamin C and Immune Function [J]. Nutrients,2017,9(11):

[7] FOWLER A A,3RD,TRUWIT J D,HITE R D,et al. Effect of Vitamin C Infusion on Organ Failure and Bio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CITRIS-AL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JAMA,2019,322(13): 1261-70.

[9] MARTINEAU A R,JOLLIFFE D A,HOOPER R L,et 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J].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2017,356(i6583.

[10] HEMILA H. Vitamin E administration ma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neumonia in elderly males [J].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2016,11(1379-85.

作者 | 榮爽博士

武漢科技大學 副教授

審稿丨楊月欣

編輯丨Ying

校對丨Lei yuk_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