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個保健品有沒有效?』這是我們最常收到私信問題。
身邊人常會發來某些保健品的產品鏈接或是圖片,想要知道某個補充品或健康品有沒有效?但點進去一看,常常產品沒有標示完整的成分,也沒有功效性成分的實際劑量,或者是缺乏其他判斷的重要信息,在這種狀況下,隻能說聲『抱歉,我真的很難給建議』,凡事講究科學證據進行判斷的。
到底是怎麼評估產品有沒有效的呢?基本上必須對照成分、功效成分劑量、成分活性,甚至是整體配方組成,還有使用者本身的狀況,才能夠完整判斷。
在進入正題之前,一定得再次確定一下保健品的定義,還有哪些食品會被視為保健品,避免大家雞同鴨講。
保健食品的定義與范圍
保健品指的是含有特定成分,能調節身體機能,可發揮保健功效之食品。
可以是食品加工的成品,或者是其素材原料,但不包含初級農產品等原料之食品。
以下四類都歸屬在保健食品的范圍內:
特殊營養食品:因應特殊生理狀況需求之食品。
例如:腸內營養粉等產品,上面都會標示特殊營養品字樣。
機能性食品:具有特殊生理機能的傳統一般食用形態食品。
例如:運動飲料、燕麥片、酸奶等。
膳食補充食品:補充營養素或具有調節特殊生理機能訴求之非傳統食用形態之膠囊或片狀食品。
例如:復合維生素、葉黃素、益生菌等。
健康食品:各種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的食品。
隻有通過認證的產品才能稱為健康食品。
保健食品會不會有效?要看研究證據等級來推估可能性
講到一個保健食品或成分有沒有效果,這還是要從證據的等級來看。
大家要先建立一個觀念,並不是提出研究文獻就代表有效!重點是研究是怎麼做的、研究結果到底是什麼、研究結果是否能類推到人體,還有研究結果對人體有用的證據可能性有多高?
下面應該我們要對一些研究的名稱有些印象,例如從實驗的對象來分,可分為細胞試驗、動物試驗、人體實驗。
細胞試驗的結果不一定能類推到動物,老鼠的動物實驗結果不一定能類推到獼猴,猴子的實驗結果也不一定能類推到人體。
因此理論上,越接近人體的實驗,可以期待的程度會越高,反之距離人體越遠的實驗,距離實際的人體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而從實驗方法來分,就會有觀察性實驗、隨機臨床試驗《RCT》,或是系統回顧研究。
不同的研究能提供的證據等級有差的,像RCT就是比動物試驗強、多個RCT的回顧研究又比單個RCT強。
而許多新聞媒體最喜歡引述的專家意見,這其實是不妥當的說法,因為專家意見的證據等級其實是偏低的,醫生也不能證實什麼事情,隻有科學證據本身能夠證實些什麼。
文章要清楚附上文獻證據。
盡量做到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至於還沒有足夠證據的,則建議根據專業知識與臨床上的經驗,做出一個相對合理、以及安全與健康為最高考慮的建議。
所以細胞試驗或動物試驗就沒價值嗎?那也不一定!
保健食品裡的有效成分,大多都是從細胞試驗開始研究,但這有點難解釋,我們舉個例子吧。
這有點像遊戲一樣,一開始不管是誰來玩,都是從新手開始練等級,慢慢變強,隨著經驗值增加,等級上升。
套用到研究上,如果從細胞試驗得到了不錯的數據,才會朝動物試驗繼續研究下去。
如果動物研究成果也不錯,就會再往小規模的人體試驗進行,一步一步往上研究下去。
換句話說,現在隻有細胞或動物研究的成分,在科學上我們不會說它一定沒用,隻能說,當下的證據沒辦法支持它有高機率、高強度的人體功效證據而已。
到底哪種程度的證據可以被專家用來做為建議參考的等級呢?這沒有明確的分界點,我們隻能說,證據等級越高的時候,可以期待對人體產生意義的機率就越高。
吃藥或者是接受某種正規醫學療法時,我們可以相信多數狀況下都會有效,但保健食品的部分,依據證據等級的高低,專家們對他有意義的機率或評價也會不同,這也是消費者不應該對保健食品抱持著高度期待的原因。
保健食品對我會不會有效呢?
大家即使看到一個科學證據相對足夠的產品,難免也還是會擔心,那我自己吃了到底有沒有效?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研究中去判斷。
需要全成分的揭露、功效成份的劑量、劑型,甚至是完整成分的揭露,不然也無從判斷。
重點:要知道各種成分的用量專家才有辦法評估判斷。
如果產品沒有清楚列出各種重要成分的用量,再怎麼厲害的專家也沒辦法判斷!
舉例來說,有位女性消費者因為泌尿道感染經常復發,因此拿某款蔓越莓萃取物的膠囊來問我們可不可以吃。
接著,專家們會以患有泌尿道感染的女性為對象《P》,去找有用蔓越莓《I》的隨機控制試驗《C》,看蔓越莓用在預防與改善 UTI 復發上的效果如何《O》。
上述的技巧是臨床上很常應用的 PICO 模式:
Patient:患者
Intervention:介入方法
Comparison:比較對照
Outcome:結果
如果遇到的是一個很新的成分,那麼八成得走 PICO 這個過程,才可能給出建議,但如果是已經出現有一段時間的成分,那麼就會先找是否有相關的臨床指引或是綜述的資料庫,碰碰運氣。
如果已經有人做過整理了,那就可以不用自己一篇一篇的搜尋相關研究,這可是頗花時間與精力的過程。
根據這個流程,會先確認蔓越莓萃取物的安全性。
如果在一定的劑量下對人體風險夠低,才會繼續思考有效的程度。
大家別忘了,先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如果安全性這關都沒過,或者是風險跟好處比起來實在高太多,那剩下的就都別說了。
再來我們會評估這成份泌尿道感染的預防上,可能有什麼程度的幫助。
如果證據等級上相對高,我們會再看看研究到底是對哪種人群做的?以及實驗中使用的劑量。
接下來會拿實際的產品來評估劑量。
首先,我們會先確定產品標示上的蔓越莓是什麼形式,是果汁粉,還是濃縮萃取粉;除了主要成分,也會看看其他可能有功效成分的實際添加量。
到這裡,我們大概就可以推估產品能夠有效的機率,以及可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了。
保健食品該買嗎?要從可能的效果、可能的風險,以及價格來綜合評估
一個合格的專家,會完整分析上述的情形,甚至是你個人的各項身體數據、理學檢查結果、過去病史…等綜合考慮後,從證據上去幫你分析保健食品的建議程度,讓你可以預期吃了它可能有什麼好處?機率有多高?可能有什麼風險?風險發生的機率有多高?有沒有其他替代更安全有效的方式?要花費的成本有多少?簡單說,有點像是幫你分析保健食品對你的 C/P 值,提供你一個完整建議。
多數狀況下,如果某種保健食品可能給使用者帶來好處的機率高,使用的風險機率小,花的錢也不會太多的狀況下,那正規的專家們就會比較願意推薦。
但你遇到的是真的專家,還是披著白袍的假專家,那就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保健食品有效嗎?專家的建議會因為新證據而改變
如果你單位領導今天跟你說漲工資,明天又跟你說不漲,你可能會氣死,覺得他立場不一。
但科學家卻有可能在新的證據出現時,改變自己的立場,這反而是個對科學負責的態度。
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在動物試驗之前,就來問是否建議吃它,專家應該會跟你說:現階段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你吃,如果你真的很想吃,可以試試看。
但如果現在已經有好幾篇使用該成分的高證據等級試驗,也看見正面的成效,若是這時候來問我們意見的話,我們的建議可能就會變成這證據上相對足夠,以你狀況也許可以試試看,或許有幫助。
要再次強調,真正的專家這麼做,可不是什麼見風轉舵,而是真正對科學負責的態度!
我們也很清楚,多數市面中的產品,又有多少廠家能完整公開各類保健食品開發的研究、配方、劑型、成分組合,甚至到包裝、運輸的各種優缺點;少之甚少吧,保養品與保健食品的完整知識透明化是我們未來的期許,身為百姓我們期待對正面效應,希望廠家願意將自己的成分透明揭露。
因為我們相信,唯有成分透明,才能讓消費者和專家有判斷的依據。
這條路當然很難走,因為把事情講得太清楚,有時候就少了因為模糊不清產生的利潤空間。
但是我們相信,保健食品應該是要用來幫助真正需要它的人,而且消費必須建立在更透明、對等的機制下,才能對人群以及社會有更大的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