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一個藥師
銀杏葉制劑
最近要對門診的藥品
進行醫保編碼整理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字母釋義——
H代表化學藥品
Z代表中成藥
S代表生物制品
B代表保健藥品
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
F代表藥用輔料
J代表進口分包裝藥品
通用名:銀杏葉提取物片
商品名:金納多
規格:每片含總黃酮醇苷 9.6 mg,萜類內酯 2.4 mg
註冊證號:H20170088
通用名:銀杏葉片
商品名:依康寧
規格:每片含總黃酮醇苷9.6mg、萜類內酯2.4mg
國藥準字:Z20007949
上面兩個藥品
看著沒啥不同的
但是為什麼
一個按照H化學藥品註冊
一個按照Z中成藥註冊
01
別人的猜想
註冊為Z的應該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
註冊為H的應該是有明確已知的化學結構的;
第一個廠家是進口的,所以就註冊為H;第二個是國產的,所以就註冊為Z;
有效成分如果是藥用天然植物提取,就定義為Z;有效成分如果是化學合成的,就定義為H;
上述的幾個猜想
都滿足不了我對
這個答案的探索
因為我能舉出反面例子
邁之靈片,廠家『德國禮達大藥廠』
批準文號ZJ20140002
標準桃金娘油腸溶膠囊,廠家『德國保時佳大藥廠』批準文號Z20100007
上面的這兩個藥
都是進口的
很明顯也並非在
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
02
我的猜想
在中國知網找到了一篇資料,關於『銀杏葉提取物質量標準比較及標準提高思路探討』,裡面提到關於銀杏葉提取物( 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 的質量標準:
GBE 制劑占銀杏葉類藥品的大多數,其中 GBE( 『中國藥典』2015 年版) 的制劑按中藥管理,數量和劑型最多; 進口GBE以EGb 761 為主,按化學藥品管理,其質量標準與『中國藥典』2015 年版也有一定差異。
這個似乎又提供了一些思路,雖然都是銀杏葉提取物的物質,但是質量標準不同,也就是組成成分及含量、穩定性等並不完全相同,所以註冊類別應該還跟制備工藝流程有關。
銀杏葉提取物片《金納多》
該藥品註冊為H
藥盒註明EGb761標準
銀杏葉提取物制劑,最開始是德國威瑪舒培博士《schwabe》藥廠生產,迄今這個產品仍然是該公司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從20世紀開始,銀杏葉提取物的藥物成分發展經歷了4代——
第一代:多為保健產品,並無確切的藥理作用;
第二代:有效成分為銀杏黃酮,含量為16%;
第三代:有效成分為銀杏黃酮,含量為24%,發現能夠清除自由基;
第四代:銀杏葉制劑要求:
①提取濃縮比例為50:1(50份幹燥銀杏葉中提取1份銀杏葉提取物);
②銀杏葉酸的含量<5ppm(1/10萬單位);
③含24%的銀杏黃酮、6%的萜類(3.1%的銀杏內酯、2.9%的白果內酯);藥理作用必須能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凝血功能、保護神經細胞。
查找了資料
當時隻有德國的制藥企業
能制備高含量的
黃酮和內酯提取物的工藝
以化學方法標準化
所以『金納多』的27個提取工序
在歐洲獲得了永久性專利
它的提取方法
主要是運用了
高效液相色譜法-紫外光譜法
聯合使用
綜上所述,都是同一植物藥的制劑,註冊類型應該和『是否明確了化學結構』以及『制備工藝流程』有關。
不管怎樣,純屬個人猜想,歡迎各位藥學老師提出不同意見,可以直接後臺留言。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
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