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門診再興起,這次能補上初級醫療保健與大醫院間的斷層嗎?

作者:診鎖界

專科護理門診其實在非住院患者的延續治療、長期健康支持和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護士開門診,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國內很多三甲醫院裡,已經開設許多由護士主導的專科門診《Nurse-Led Clinics》,如PICC門診、糖尿病健康教育門診、哺乳指導門診、助產咨詢門診、造口門診、營養專科門診、中醫護理門診等。

除了常規的專科護理門診,這幾年又有了不少新興的護理門診,如腫瘤舒緩門診,兒童哮喘護理門診等。

這些通常歸屬於『專病門診』,和其他科室的掛號入口相同,患者在手機或者醫院自助掛號機器上,都可以自主掛號。

隻不過,大眾不知道的是,在這些診室裡坐診的是專科護士,而不是醫生。

但也有患者在知道是護士坐診之後,表現出了『不認同』『不值得』的態度。

在『專科護士開設護理門診執業體驗的質性研究』中,也提到了護理專科門診認同度低的問題。

『有些患者認為,來聽護士講幾句話,還要掛個號』 『有些患者也不願意聽我們說話,就來開個鎮痛藥就走了,他們覺得你《護士》解決不了問題』 因此,有一些醫院給護理門診開設了『不同的路徑』:患者先掛普通的醫生門診,診療結束後,再到護理門診接受健康教育。

當然,尷尬的是掛號費的問題。

為了避免患者重復掛號,在這種模式下的大部分護理門診是不收掛號費的。

盡管如此,不得不提的是,護理專科門診的設立意義重大。

在『專科護理門診的拆改內心發展路徑研究』中提到, 專科護理門診其實在非住院患者的延續治療、長期健康支持和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就很好理解了。

護理專科門診,其實很大程度上 彌補了基礎醫療保健和醫院專科治療之間的鴻溝。

除了護理門診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新型的模式,叫做『護理工作室』。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護士門診裡,一位護士就可以單獨出診,而護理工作室則是以護士為主導的團隊作戰 — —多個護士、護理專家和相應學科人員以團隊形式,在固定的工作場所,為患者提供科學化、系統化、專業化的護理服務。

目前,國內的護理工作室都是以『個人品牌護理工作室』的形式授牌。

比如,2019年, 北京醫院管理局就對首批認定的20個護理工作室統一授牌,包括『王春立兒童中心靜脈導管護理工作室』『張欣創面治療護理工作室』『王婷婷淋巴康復護理工作室』等。

這些工作室雖然都以個人名字命名,但基本都由5名以上的專業成員組成。

比如,2019年成立的張欣創面治療護理工作室,由2名護理管理者、8名傷口造口專科護士和2名醫生組成,每年接診人數一萬餘人,同時,他們還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培訓了上百名基層醫務人員。

盡管依然有部分患者不予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護理門診和護理工作室的受益者。

在國外,護士開設診所已經是一件比較成熟的事情。

最 近,美國專業醫學搜索引擎網站Medscape上刊登了一篇NP《開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比普通註冊護士高一個等級》開設初級保健診所 的文章。

文章提到的是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的一個初級保健診所,也是第一個完全由護士負責的診所。

相比去醫院看病需要等待兩周的時間,這裡幾乎一天內就可以看上病。

更重要的是,這個診所可以為病人提供長達40分鐘的問診和檢查,而這在其他的診所或者醫院裡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類診所的開設,極大程度上彌補了醫療資源的短缺,並且為病人填補了初級保健醫療中的空缺, 解決了看病難、等待時間長、看病遠等問 題。

近幾年,還有另一種形式逐漸興起,叫做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多學科會診。

也就是由各個不同學科的資深專家組 成的醫療團隊 ,來為一位病人看病。

這並不是為病人打造的VIP服務,而是因為某些系統性疾病,比如腫瘤、心衰、腎衰等疾病,其實涉及到的並不是單一病種,它會影響人體的各個器官,不是一個專科方向就能解決的問題。

多學科會診也不是一個新名詞。

在住院病房裡,我們常能聽到醫生說,『你這個情況,得請XX科室來會診』。

那麼, 由初診醫生或科室發會診單,對應科室的醫生,就會前來給這位病人會診。

但為什麼說MDT這兩年『又新興』了呢? 這 是因為有不少醫院,開設了 MDT門診 ,或者專門的 MDT中心 。

讓患者可以在門診上,直接享受到多學科會診的便利。

患者掛一個號,就能『一站式』解決問題,提高醫療就診效率。

簡單給大家畫一個圖。

傳統的病人看病過程,是一個圈,一個個步驟挨著走一遍,但MDT的模式是病人待在原地,各個專科圍過來。

這種方式可以極大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

同時,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可以看到不僅有醫生、護士,還有其他學科或者社會工作者參與其中。

不管是什麼樣的模式,也無論是否已經得到了病人的認可,至少護士已經和醫生,以及其他醫務工作者,坐到了一張桌子上,擁有了發言權。

行業的發展需要時間,也需要個人的努力和推動。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

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