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共批準國產保健食品約1.6萬餘個,備案保健食品約6500餘個,有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約1600多家,年產值逾4000億』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品檢定所李波介紹。
中國保健食品經歷幾十年發展,品種、數量豐富,社會需求旺盛,但保健市場存在誇大宣傳、虛假宣傳、非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整個保健食品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導致公眾對於保健食品存在許多誤解。
誤解一: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
『保健食品?不就是保健品嗎?那都是騙人的,不敢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保健食品就是保健品,其實不是。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保健食品工藝標準審評部劉洪宇處長說,中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中並沒有『保健品』的法律定義,一般是普通公眾、媒體對宣稱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產品的泛稱,諸多媒體報道中涉及的所謂『保健品』,包括內衣、床墊、器械、理療儀等各種產品,並非食品、保健食品或藥品。
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GB16740》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它具有明確的法律定位,產品屬性為食品,非藥品。
保健食品標簽上必須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品』,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比如‘權健’事件中給孩子用的粉末狀固體飲料等都不屬於保健食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保健食品註冊處處長宛超說,『藥品適用於疾病患者,保健食品適用於健康和亞健康人群,是基於對健康生活方式和平衡合理膳食的需要和補充』
誤解二:國內的保健食品都不安全?
『保健食品行業整體穩中向好,國家監督抽驗合格率達98%以上,非法添加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宛超處長說,消費者自主購買保健食品時,要選購正規渠道銷售的經批準註冊或者備案的保健食品,認準保健食品『藍帽子』標識、註冊備案以及生產許可證信息。
老百姓對保健食品信任度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上存在虛假誇大宣傳、虛假功能聲稱、制假售假、違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
就拿功能聲稱來說,現行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類似『治療腫瘤、預防或治療糖尿病、治療高血壓、預防老年癡呆』等聲稱都不合法。
另外,擬取消『促進泌乳功能、改善生長發育功能、改善皮膚油份功能』等三項保健功能聲稱,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據市場監管總局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共查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違規案件5.8萬餘件,其中,普通食品虛假宣傳案件占比達94%以上,累計貨值金額33億元。
宛超處長說,『下一步需進一步規范保健功能聲稱,查堵被虛假宣傳利用的漏洞,除保健食品外,其他食品不得聲稱保健功能』
誤解三:能吃的藥材都能加到保健食品裡?
『藥食同源沒有錯,但並非所有中藥都可藥食同源,也不是所有中藥都可以加到保健食品裡』劉洪宇處長說。
哪些能加到保健食品裡哪些不能加,也有名單。
『既是食物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有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山藥、山楂、白扁豆、芡實、黑胡椒、槐花、橘皮等共87種,2019年國家衛健委與市場監管總局又將當歸、山柰、西紅花、草果、薑黃、蓽茇列入食藥物質名單,但僅作為香辛料和調味品。
『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包括人參、三七、土茯苓、蘆薈、韭菜子、蜂膠等品種。
前兩個名單中的物品可用作保健食品,但『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包括紅豆杉、石蒜、草烏、硫磺、雄黃等》中的物品則不能用於保健食品。
『2015~2019年,中國批準保健食品5269個,其中含中藥成分的保健食品就有2497個,占到47.39%』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李洪梅研究員補充說,2019年批準的國產中藥保健食品中,最多的就是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
李洪梅研究員介紹,增強免疫力保健食品的產品配方中,常見的前10種原料為枸杞子、黃芪、西洋參、蜂膠、靈芝、人參、茯苓、蜂蠟、山藥、黃精;緩解體力疲勞保健食品的產品配方中,常見的前10種原料為枸杞子、西洋參、人參、淫羊藿、黃芪、黃精、刺五加、紅景天、馬鹿茸、山藥;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國產保健食品的產品配方中常用的前10種原料為酸棗仁、五味子、茯苓、靈芝、刺五加、天麻、遠志、人參、珍珠、百合;具有通便功能的保健食品產品配方中常用的前5種中藥原料為蘆薈、決明子、火麻仁、當歸、番瀉葉。
年紀越大,越該好好喝水!缺水對身體危害太大了!
本文來自:2020-12-22 健康時報『被誤解的保健食品』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