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N提升線粒體功能,改善抑鬱行為。

提起抑鬱症。

你是否聽到這些聲音?

『矯情』 『軟弱』 『懶』

『心眼小』 『想太多』 『精神病』

各種指控撲面而來,

不斷擊打著抑鬱人群的身心,

最終不堪重負墜入無望深淵。

然而,

抑鬱症患者並不是矯情,

他們是真的,

生病了。

據《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有將近9000萬。這意味著,每15個人中,可能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或同事,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深受其困擾。

抑 鬱 症

抑鬱症,是以心情抑鬱為主要特點的心理疾病。抑鬱症發作時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焦慮或空虛感、思維遲緩、精力缺乏等。如果超過兩周的時間持續有上述症狀,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鬱症。

抑鬱症|圖源:攝圖網

面對抑鬱症,我們不需要逃避,也無需遮掩,積極面對病症,及時到醫院就診,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復正常生活。然而,抑鬱症也是一種復發率極高的病症,有數據表明,第一次抑鬱的復發率為50%,第二次抑鬱的復發率可達75%,第三次發作後的再次復發率為100%。

抑鬱症狀總是反復發作,成為人類攻克抑鬱症的一大難題。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抑鬱症,還需要完全弄清其發病機制。近年來,科學界提出,抑鬱症或許並不隻是神經內分泌疾病,也是一種線粒體功能障礙疾病。針對這一發病機制,科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治療方法。

J AFFECT DISORDERS期刊

NMN改善抑鬱小鼠線粒體功能,矯正消極行為

2020年2月,中國科學家們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NMN改善抑鬱小鼠的能量代謝和線粒體功能,並矯正了小鼠的消極行為。

論文截圖|圖源:sciencedirect

1.NMN改善抑鬱小鼠海馬區、肝臟線粒體功能

海馬區是抑鬱受損最嚴重的腦區,其神經元萎縮丟失、神經突觸連結減少是抑鬱症的病理標志。同時,肝臟也和抑鬱密切相關。研究人員給抑鬱小鼠喂服NMN,針對海馬區和肝臟的代謝進行了重點分析。

·抑鬱小鼠的海馬區線粒體ATP濃度較低,而使用NMN治療,增強了NAD+合成限速酶NAMPT的活性,提升NAD+濃度,提高線粒體ATP產量。

NMN提升海馬區線粒體ATP活性|圖源:sciencedirect

·抑鬱小鼠服用NMN後,肝臟有169種代謝物的濃度發生變化。其中,與線粒體功能相關的代謝物濃度升高,與脂肪合成相關的代謝物明顯減少。

NMN提升肝臟線粒體ATP活性|圖源:sciencedirect

綜上, NMN增加了NAD+水平,增強SIRT3蛋白活性,從而改善了抑鬱小鼠海馬區和肝臟中的能量代謝和線粒體功能。

2.NMN矯正小鼠消極行為

抑鬱症作為一種情緒病,改善抑鬱行為才是關鍵點。研究人員通過強迫遊泳和尾部懸掛實驗等行為學實驗,來評估小鼠的抑鬱程度。

NMN提升小鼠積極性|圖源:sciencedirect

從小鼠的行為學實驗中得出,NMN治療大大提高了小鼠的積極性,抑鬱行為得到改善。

綜上研究表明:NMN可以提高NAMPT酶活性,提升NAD+水平,改善抑鬱小鼠能量代謝和線粒體功能,並矯正小鼠的消極行為。

·

未來,線粒體可能成為抑鬱症的治療靶點。NMN在改善線粒體功能、產生能量方面表現出的增益作用,為NMN治療抑鬱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佐證。

NMN或將成為治愈抑鬱症患者的有效策略,幫助抑鬱症患者重拾希望,點燃對生活的熱愛與積極性,共同締造美好未來。

參考資料:

[1] Xie X A , Yu C A , Zhou J A ,et al.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ameliorates the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ttenuating the disruption of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in depressed mice[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0,263:166-174. http://doi.org/10.1016/j.jad.2019.11.147

[2] Tobe E .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oxidative stress,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2013. doi: 10.2147/NDT.S44282

[3] Huang,X.,X. Liu,and Y.J.F.i.m.n. Yu,Depression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re there shared underlying mechanisms? 2017. 10: p.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