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有關益生菌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益生菌的商業化和臨床應用都超過了科學研究進展。
腸道菌群與肥胖、帕金森病、抑鬱症等多種疾病相關。
有關益生菌研究的薈萃分析表明,益生菌可以為某些疾病的治療提供益處,如感染性和抗生素相關的腹瀉。
現如今,益生菌產品在消費市場上廣泛流行,全球市場規模約有370億美元。
與此同時,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服用益生菌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做法。
然而,近期在『細胞』雜志發表的兩項研究提出質疑,服用高濃度的益生菌補充劑是否有助於人體恢復正常的腸道菌群?研究人員發現,抗生素治療後服用益生菌,可能會擾亂而不是幫助腸道菌群恢復。
益生菌會迅速定植腸道,並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阻止體內正常的菌群繁殖。
而在接受自體糞便微生物群移植的受試對象中,其體內的菌群能在幾天內恢復正常。
此外,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定植過程因人而異,有些人的胃腸道排斥益生菌,而另一些人允許益生菌菌株定植,這意味著有些人服用益生菌補充劑並不會有幫助。
最近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兩項大規模臨床試驗表明,感染性腹瀉的情況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為復雜。
研究人員對患有胃腸炎的急診科患兒進行了含有鼠李糖乳桿菌和瑞士乳桿菌的益生菌的隨機對照試驗。
與預期相反,在患者入組後14天中,益生菌未能預防重度胃腸炎的發生。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鼠李糖乳桿菌實驗組中發現了相似的結果。
兩項試驗都使用了北美洲非處方藥的益生菌,並且在腹瀉和嘔吐的持續時間、計劃外的醫療保健次數或日常護理的缺勤時間方面與安慰劑沒有顯著差異。
雖然這些結果不能代表其他益生菌菌株或制劑,但提出了益生菌研究的可行方法。
重要的是,胃腸道疾病患者不是唯一服用益生菌的患者。
在美國約有3900萬人經常服用益生菌補充劑,產品承諾的益處包括改善消化和免疫功能,改善心理健康和預防心臟病。
然而,卻沒有科學證據來支持這些益處,並且由於益生菌通常作為保健品出售,許多國家的制造商不需要向監管機構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證據。
因此,無處不在的益生菌產品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包括污染的風險,真菌血症或菌血症的可能性《特別是在免疫系統受損的老年人或重症患者中》,以及小腸細菌過度繁殖和抗生素抗性。
盡管益生菌背後的邏輯似乎是合理的,但在了解微生物群的復雜性以及服用益生菌可能產生的影響之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特的腸道菌群,不同細菌對不同人群的影響可能是高度可變的,因此,益生菌或許需要個性化使用才能獲得最佳效益。
目前市場上可獲得的益生菌產品可能並不包含對人體有益處的菌株,並且大多數益生菌補充劑僅包含單一菌株,忽視了微生物群的復雜性。
人們仍需要對益生菌產品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以證實其潛在的健康益處。
《鄔佳瀅編譯》
編輯制作:劉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12C9HRV4』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