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益生菌,可以理解為『有益的、健康的細菌』,這意味著益生菌通常情況下都是有益於健康而不會導致疾病的。
但這絕不等同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益生菌就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益生菌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遠不止是幫助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腹瀉及其引起的紊亂,還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長、減少外來致病菌產生的感染、調節人體免疫力、抑制和延緩某些癌症的進程等等。
益生菌的出現,給人們健康帶來了福音,對於諸多疾病的康復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其臨床療效大家有目共睹、毋庸置疑。
臨床上,益生菌的使用也幾乎達到泛濫的地步,似乎像萬能膏一樣,啥病都可以貼一下。
可能,包括我在內的許多醫生都曾認為,益生菌是有利無害的,使用益生菌能幫助調理腸道和促進恢復病情,而沒有任何副作用。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真的什麼病都能使用益生菌嗎?益生菌使用有禁忌症嗎?
一、益生菌沒有毒副作用?
益生菌沒有毒副作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筆者僅在pubmed搜索『益生菌』與『敗血症《sepsis》』,就出現一大堆文章。
其中,一篇2006年發表在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上的綜述:
益生菌相關的細菌性膿毒血症的個案報道,年齡從3個月大到79歲不等
益生菌,可以理解為『有益的、健康的細菌』,這意味著益生菌通常情況下都是有益於健康而不會導致疾病的。
但這絕不等同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益生菌就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事實上,臨床應用益生菌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益生菌也可能導致機體產生不良反應,如細菌性和真菌性膿毒血症、促進有害代謝活動、過度刺激免疫、胃腸道反應及基因轉移,尤其是在某些特殊人群中需警惕益生菌可能的嚴重不良反應,如早產兒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文並不是為了否定益生菌對臨床的有益作用,更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我們秉著科學理性的態度看待益生菌在臨床的合理應用。
相反,筆者認為,益生菌為許多疾病的康復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筆者隻是不贊同將益生菌當成狗皮膏到處貼。
而益生菌可能有害的觀點,不隻是老百姓不知道,甚至許多臨床醫生也固執地認為益生菌有益而無害,這種看法顯然是缺乏辯證思維的,也是相當危險的。
二、益生菌引起感染的發生率
有研究表明,使用酵母菌的患者菌血症的發生率約為1/560萬,而乳酸菌更是高達1/100萬。
整體來說,益生菌導致的全身性感染發生率高達0.05%~0.4%。
益生菌可能導致菌血症、真菌血症及膿毒血症的發生,其引發感染的危險程度,除了與個體因素有關外,還和益生菌的種類及劑量有關。
三、益生菌引起感染的危險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發生感染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免疫不成熟的早產兒或免疫受損的成人,這也是益生菌相關感染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益生菌導致全身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免疫低不成熟、低下或抑制,重症疾病,中心靜脈置管及腸上皮屏障損害。
益生菌相關感染的危險因素如下圖:
對於兒科醫生而言,上述危險因素均能在臨床上遇到,嚴重疾病、各種血液腫瘤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低下,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益生菌不當,則益生菌引起的菌血症和腦膜炎感染的風險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然而,臨床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患兒存在嚴重感染,合並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腹瀉》,這時候我們除了對症治療外,常常會使用益生菌。
事實上,許多報道均表明,嚴重疾病的時,患者由於疾病應激,常伴有粘膜潰瘍或粘膜下層的暴露,這時候腸道的屏障功能受到嚴重挑戰,如果使用益生菌有可能導致細菌移位及繼發性菌血症。
除了上述危險因素外,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應用益生菌不但不能降低感染率,反而可能增加病死率,因此益生菌不適用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此外,急性胰腺炎、粘膜炎症、氧需求增加所致的腸道灌註不足也可能與益生菌有關。
四、廣譜抗生素是否應該預防性應用益生菌?
在臨床實踐中,在使用廣譜抗生素的時候容易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因為抗生素不僅幹掉有害的細菌,同時也會幹掉有益菌群。
這時候,上級醫生經常告訴年輕醫生,我們應該加用益生菌,來預防抗生素相關腸道菌群紊亂或腹瀉。
那麼,這種做法對嗎?要加用何種益生菌?
有研究表明,接受抗菌素治療的患者應用益生菌可導致感染發生,這是由於抗生素能夠改變腸道菌群,造成益生菌在腸道中過度繁殖。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益生菌引起的感染,主要見於乳酸菌所致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和其他器官感染。
目前尚無有關雙歧桿菌引起的全身感染,但是繼發於鼠李糖乳桿菌和幹酪乳桿菌的膿毒血症已有報道。
五、益生菌所致的真菌血症
益生菌所致的真菌感染,被認為是益生菌最嚴重的並發症,沒有之一。
這裡的益生菌相關真菌感染,主要指的是酵母真菌血症。
Enache-Angoulvan等報道,91例侵入式酵母菌感染的患者中,40%應用含有佈拉氏酵母菌的生物制劑。
Seale等研究發現,酵母真菌血症發病與應用益生菌直接相關!尤其是,接受腸內營養、中心靜脈置管並接受抗生素治療的重症患者。
腸內營養的重症患者,胃腸道粘膜屏障受損,容易造成細菌移位和侵入。
而中心靜脈置管患者,一般益生菌治療給予的是膠囊劑型的益生菌,然後通過鼻飼管打入患者體內。
這種情況下,膠囊打開時由於空氣傳播,益生菌可以在打開位置的1 cm范圍內被檢測到。
而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酵母菌可以在室內生存2小時,即使醫護人員嚴格做好手衛生,也可能由於手暴露於室內而受到酵母菌污染。
這時候,中心靜脈置管就很容易污染,進而導致真菌血症的發生。
這也是為何中心靜脈置管是益生菌危險因素的原因。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我們僅僅知道益生菌可能導致嚴重感染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隻知道現象而忽略其本質,下次你該犯錯還是會犯錯的。
除了導致感染,益生菌常見的毒副作用還有哪些?怎樣規避益生菌的不良反應,又能對治療疾病起到最大的幫助?因此,要回答上述問題,系統掌握益生菌的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菲,郝萱語,李東陽. 益生菌在臨床應用中的毒副作用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6,56(20):106-108.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0.042.
[2]江學良. 益生菌臨床應用的共識與實踐[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6,6(4):145-149.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16.04.001.
[3]Iannitti T,Palmieri B. Therapeutical use of probiotic formul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J]. Clin Nutr,2010,29(6):701-725. DOI: 10.1016/j.clnu.2010.05.004.
[4]Boyle RJ,Robins-Browne RM,Tang ML. Probiotic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what are the risks?[J]. Am J Clin Nutr,2006,83(6):1256-1264; quiz 1446-1447.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