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調查|送檢9款低價益生菌,僅2款活菌數檢出值符合宣稱。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市場,2020年銷售額增速一度達到20%以上。

快速增長的益生菌行業正吸引著很多新品牌入局,原有益生菌品牌趁機促銷,導致價格戰激烈。

新京報記者通過對線下線上渠道探訪發現,百元以下價位的益生菌成為電商平臺銷售主流。

那麼,這樣的低價益生菌產品的活菌添加量究竟如何呢?

對此,新京報記者購買了9款低價益生菌粉,送至第三方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僅有2個樣本的益生菌總數檢出值與產品包裝宣稱的添加量相符,有2個樣本的單位益生菌總數檢出值低於100萬CFU/ml《g》的參考數值。

9個樣本僅2個活菌數檢出值符合宣稱

為了解低價益生菌產品中的活菌數量,新京報記者從多家電商平臺隨機購買了亞戈瑪、若小姐、亨博士、樂力、仁和、碧生源、搏導狼、蜀中、玉鶴鳴等9款益生菌粉產品,送由第三方國家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這9款送檢產品均為普通食品,但目前普通食品類型的益生菌粉沒有明確標準。

原衛生部2001年發佈的《益生菌類保健食品評審規定》要求,活菌類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存期內活菌數不得少於100萬CFU/ml《g》。

一位不具名的檢測機構專家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飲料、嬰兒配方粉等食品國家標準要求活性益生菌的添加量也需達到100萬CFU/ml《g》,國內外益生菌研究也顯示,益生菌活菌量達到百萬級別才具有益生效果。

因此,貨架期內益生菌活菌數不少於100萬CFU/ml《g》,可視作一個基礎要求。

此外,益生菌產品中活菌數量的保存與溫度、光照等多種環境因素有關,通常會隨著存儲時間的增加而減少。

但在該專家看來,貨架期內產品實際含有的活菌數與包裝標示值不宜相差太多,或高於100萬CFU/ml《g》方能有益生作用。

這位專家進一步解釋,目前益生菌產品添加的主要有雙歧桿菌、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等菌種。

國標《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乳酸菌檢驗》《GB4789.35-2016》中規定的乳酸菌檢測方法,是上述3類益生菌的加和。

通常檢測報告提到的乳酸菌總數,相當於益生菌總數。

基於上述原因,本次檢測報告以100萬CFU/ml《g》為參照數值。

9份送檢樣本中,由阿裡健康大藥房線上銷售、標稱廈門市盛世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亞戈瑪』復合益生菌粉《80g/盒,2020-11-23》,樣本單位益生菌總數實測值為52萬CFU/g,僅為參照值的52%;由阿裡健康大藥房線上銷售、標稱江西沐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若小姐』益生菌粉《40克/盒,2021-3-2》,樣本的單位益生菌總數實測值為45CFU/g,與100萬CFU/g的參照值相差甚遠。

『亞戈瑪』復合益生菌粉《80g/盒,2020-11-23》樣本單位益生菌總數實測值為52萬CFU/g。

『若小姐』益生菌粉《40克/盒,2021-3-2》樣本的單位益生菌總數實測值為45CFU/g。

在此次送檢的9個樣本中,僅有2個益生菌實測值達到了產品宣稱的活菌添加量。

其中,『碧生源』益生菌固體飲料《40g/盒,2020-12-17》,包裝標示值為『每盒添加≥7000億CFU活菌』,送檢樣品的單位益生菌總數實測值為210億CFU/g,折合成每盒《40g》活菌數為8400億CFU,符合包裝標示值。

另一款『搏導狼』益生菌凍幹粉《3g×20袋,2021-3-11》,包裝標稱『每袋添加活菌≥300億』,樣本的單位益生菌總數實測值為350億CFU/g,折合成每袋《3g》活菌數為1050億CFU,符合包裝標示值。

有企業回應稱活菌比出廠少『很正常』

此前新京報記者探訪時發現,除合生元、昂立多邦等益生菌產品有保健食品『藍帽子』認證外,目前在電商平臺和線下渠道銷售的益生菌產品類型多為固體飲料,即普通食品,此次送檢的9款益生菌樣品也均為普通食品。

其中,亞戈瑪、樂力、仁和用的是企業標準;若小姐、亨博士、碧生源、搏導狼、蜀中、玉鶴鳴用的是《固體飲料》《GB/T 29602》推薦標準,該標準對益生菌活菌數量無具體規定。

對於本次檢測結果,8月11日,『亞戈瑪』生產商廈門市盛世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回應新京報記者稱,伴隨時間流逝,活菌數比出廠時少『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在天氣逐漸變熱時活性益生菌會更快消減。

同時,運輸、儲存過程中的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都會影響活性益生菌的剩餘數量,『目前的數量對人體依然可以起到益生菌的效果』。

『若小姐』品牌方江西沐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益生菌產品從出廠、儲運、銷售再到消費者終端經歷多個環節,具體哪個環節導致樣本活菌數減少暫時不得而知。

為確保產品中的活菌數量,公司也會對出廠產品進行第三方檢測,今年7月送檢的1批次『若小姐』益生菌樣粉樣本的單位乳酸菌《相當於益生菌》檢測結果為3300億CFU/g,符合≥100萬CFU/g的參考數值。

標準缺失下市場魚龍混雜

上述不具名的權威檢測專家為新京報記者解讀此次檢測報告時提到,國家衛健委發佈的《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等公告中,還允許其他菌種添加到食品中,如片球菌屬、乳球菌屬等,使用現有國標《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乳酸菌檢驗》GB4789.35-2016方法無法檢測。

另外,由於一些益生菌產品采用包埋技術,而國標並沒有針對包埋技術益生菌檢測的方案,依照上述標準檢測采用包埋技術的益生菌產品時,會存在益生菌活菌數量比樣本實際含有的益生菌數量少的可能。

學術研究資料顯示,包埋技術的原理是將益生菌活菌放入制備微囊或采取表面覆蓋蛋白質再覆蓋膠體等技術,從而達到將益生菌與空氣隔絕、降低對溫度敏感性等效果。

包埋技術也被視作提高益生菌在腸道活性的有效手段。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送檢的9個益生菌樣本中,除活菌數達標的『搏導狼』外,其餘8款產品均標稱或宣稱使用了包埋技術。

『現有檢驗標準除不適用於應用包埋技術的益生菌產品外,也不適用除雙歧桿菌、乳桿菌、嗜熱鏈球菌以外的其他允許添加的活性菌計數。

目前,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制定部門正著手組織修訂GB4789.35-2016的工作,未來會陸續更新標準,逐一解決各項技術需求』該專家說。

食品科普專家雲無心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益生菌要發揮作用,必須符合有特定功能的菌株、有足夠量的活菌到達胃腸、對人體產生明確的健康好處這三條基本要求。

益生菌商品中是否含有宣稱的菌、菌的活性在產銷鏈中能否得到保證,消費者無法判斷,而目前國內外均沒有建立益生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監管標準。

一位益生菌行業權威專家也曾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由於益生菌研發屬於尖端科學,國內外尚沒有相關標準,很多專業機構都無法對產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種類及活菌數量進行辨別,這也導致益生菌產品魚龍混雜。

『據我們當時摸底調查,市面上90%的益生菌產品中活菌含量非常低,甚至沒有,這就導致消費者服用一些產品後沒有效果』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王思煬 攝影 郭鐵 王思煬

編輯 李嚴 校對 王心